Ulike爭議違法疑雲(1)|Ulike是醫療器材嗎?廠商擔保沒海關、罰錢問題?網友質疑處理好了嗎?
文章目錄
前言:
由中國杭州由萊科技有限公司創辦的Ulike品牌,販售多款家用除毛儀、美容儀,吸引大量愛美的女性爭相購買。其中Ulike Air3家用除毛儀、Ulike Air 10 雙燈管除毛儀(差在舊新款)、超光砲美膚儀與白皇后LED美容面膜儀是台灣網紅、KOL熱門團購項目。但自2023年,Ulike在台便爭議不斷。
文章筆者根據追查到的所有資料,將分為兩個面向,一是違反台灣法規與海關輸入名義等疑雲,另一方面是道德層面與安全性的解析。本文無意介紹產品實際效果如何,因為也沒有打算購入,而是更注重Ulike產品在台的合法合規性,以及聯合網紅販賣的行銷手段。
誰應該看這篇文章?
- 擔憂購買Ulike產品、美容器材被罰錢的人
- 想了解醫療器材相關規定的人
- 正在觀望是否要開團Ulike的KOL或團購主
- 在意市面上除毛儀、美容儀產品安全性的人
事件起因
Ulike源於中國,約莫是2021年後進軍台灣,並陸續尋找國內網紅合作。而在2023年,因為有消費者自行購買海外除毛儀,遭海關查驗,並恐面臨高額罰款,在Dcard發文引起廣大迴響。雖然並未說明品名是否為Ulike,但由於Ulike當時已有一定的曝光與話題性,故引起大量質疑,甚至有人挖掘出,Ulike在中國曾爆發國家檢驗不合格,恐引安全隱患、消費者燙傷等爭議。參見:https://read01.com/zh-tw/Ey3RAO6.html

也導致當時有美妝部落客決定與Ulike暫停合作。而Ulike的相關回應強調,只要是從他們官網購入,就絕對不會有海關、罰款等問題。
由於Ulike在這方面一直都沒有很正式的聲明,所以不太清楚具體流程如何。但可以在過去KOL分享中找到些微脈絡。
安蕾KOL於2023年八月三日在Threads貼文節錄如下:
「因為幾個月前就在跟U牌脫毛機洽談,看到這個風波後很擔心,多次跟窗口確認,窗口說他們現在是公司整批進口申報,再從台灣出貨給客人,不會用客人名字申報,所以客人沒有犯法和被罰錢的問題。」

因此可知Ulike說法是,儀器由中國運送至台灣,但是由公司名義自行申報,但Dcard則有網友分析,Ulike的進口名義可能不是除毛儀,對於買家來說還是可能會有潛在風險。

而在Lulu Tsai則在2024年一月13日的Threads文分享,
「窗口說有正常報關,但網友們說那也有看品牌是用什麼名義報關的。
我甚至後來還有跨海打電話去食藥署問,食藥署就說:
–如果報關的產品是『醫療器材』,就要有許可字號才ok
目前我還在等品牌的回覆,從1/5等到現在」

現在,我們面臨兩個問題了,
1.Ulike產品是否如官方所說,不屬於醫療器材呢?
2.現在消費者購買,到底會不會被罰錢呢?
Ulike產品在台灣到底是不是醫療器材?
台灣法規界定,利用光能或熱能使人體毛髮脫落的儀器,就能被歸類為醫療器材。
而利用電流、光能及超音波等美容儀能算是「經皮皮膚刺激器」,但後來有修法,若產品有明確規範其適用範圍,並僅宣稱導入化粧品,無涉及醫療效能,也就是導入儀的概念,就能不以醫療器材列管。
但在實務上,一個東西是不是醫療器材,不是廠商自己說了算
是需要花錢給食藥署做屬性判定的
不然就是等衛福部自己稽查、判定、罰錢
例如2024年3月就是後面抓到Ulike脫毛儀為海外醫療器材,新舊款三代皆是。

而美容儀也是一樣的道理,即使物品包裝成導入儀也不代表之後絕對不會被罰,可參考今年四月初衛福部還有在公告他牌Tripollar初普 Stop Eye2美容儀為海外醫療器材,如果廠商不主動做屬性判定,最後都是看衛福部裁定。
目前沒看到Ulike官方公開任何屬性判定等文件
除非有衛福部或官方釋出相關稽查文件,不然可能也會有之後被判為醫療器材之疑慮。
買Ulike美容儀、除毛儀,會被罰錢嗎?
在脫毛儀以被判定為醫療器材、美容儀尚未明朗化的情況下。那做為消費者,購買Ulike產品,會不會面臨高額罰款?
先談論自己從淘寶海外購買的買家,這個機率是相對大的。因為你是用自己的名義,去做「進口到台灣」這件事情。
至於Ulike台灣品牌方聲稱,如果是從官網途徑購買,就不用擔心海關風險。如果真有相關裁罰,他們會為消費者買單。
這邊只能說,沒發生過案例,不代表就不會出事。
前面就有提到,不知道他是以什麼名義進口,所以還是會有潛在風險;然後你憑什麼安心出事了就一定會幫你付錢?有找到他們台灣代理人簽白紙黑字嗎?還是只憑他們在台灣經營多年、還想賺台灣人的錢呢?
講到這邊,就請還想購買的朋友自行評估吧。
下一集:Ulike爭議違法疑雲(2)|無許可證卻賣醫療器材?限醫療機構、醫事人員使用?網紅團購照樣賣!
